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形成让学生“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的习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使我校青少年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活动主题
健康成长
三、实施对象
全校师生
四、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宗旨,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 坚定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养成。遵循教育规律,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
2、全面性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改进体育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广泛开展大众性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加强学校 课余训练,努力提高学校运动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4、安全性原则。在阳光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落实 安全教育责任制,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提高自救和互助能力,避免和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5、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校内为主要阵地,也有充分发挥 校外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要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合力。
五、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六、活动时间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构成为:25分钟的大课间、45分钟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必须组织1课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及眼保健操,共为75分钟左右的体育活动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大课间: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二课与第三节课之间安排25分钟的课间操,即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2、体育课:初中年级每周为3节体育课;
3、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1课时的体育活动。即除确保体育课时外,还必须组织每个班级每周开展2次课外体育活动。
4、眼保健操: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之间,组织学生做好1次眼保健操。
七、活动内容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身体练习的方式,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其活动内容应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校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本校特色,同时,所开展的各种运动项目应达到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真正起到运动效果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大课间活动内容:广播操、健美操、集体跑操,以 广播操为主;
2、体育课内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3、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锻炼身体、达标
争优”活动。
4、周末以及假期的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学生在周末以及假期自觉坚持每天一
小时的体育锻炼,定期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进行体育活动情况。
八、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执行组组长, 教务、总务、团委、保卫、体育组、医务室、体育老师、班主任等人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二)制定切实可行工作方案,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一是将本《方案》规定的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纳入到学校的作息时间统一执行;二是要结合我校特色 确定体育活动内容;三是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我校运动场地小、学生人数 多,充分利用时间差、项目差别等因素,确保活动内容的落实。
(三)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要按照本《方案》作出具体、细致、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明确落实责任人,建立健全多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