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进校园 科研培训促成长
——“保持45°奋发姿态”青年教师专题研修活动

 
为提升师德素养与教科研能力,在育人管理与科研写作上同步精进,10月22日,我校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与教科研论文指导专题研修活动,特邀请苏州市劳动模范沈国华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缪徐老师,分别作德育与教科研的专题指导。活动由工会徐伟主席和教科室朱丽云主任主持,学校接崃书记、邵华副校长率全体青年骨干教师全程参与。
 
匠心育人
 
 
拥有三十四年德育工作经验的沈国华老师,为老师们深入解读了其以“爱”为核心的“有情德育”理念。他强调,德育工作应以“尊重、宽容、信任”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重心,引导学生学会生活与珍爱生命;以“心灵沟通”为精髓,实现多维度互动教育。针对初中生群体,他建议老师应建立科学的学生观——以宽容心态看待未成年人的不成熟行为,以理性方式处理问题,通过全员导师制落实个性化关怀。在惩戒教育方面,他提出“四不原则”,尤其强调保护学生尊严与教师自我保护。
整场分享深入浅出,为青年教师指明方向:德育是一项需要倾注情感、尊重规律、耐心坚守的“慢艺术”,唯有以情化人,静待花开,方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精研笃行
 
 
缪徐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内容扎实的写作指导。缪徐老师先对老师们的论文细致把脉,从标题拟定、结构布局到语言表达,逐一提出针对性建议。随后,围绕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点展开系统讲解,将摘要比作“蒸干糖水后留下的糖”,强调要提炼“最新观念、最佳做法、最深体会”,并指导如何从标题和高频词中确定关键词。
缪徐老师还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应勤写教育随笔、生活随笔,练好文字基本功,提升语言的顺畅性、准确性和凝练性。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解决了论文写作中的具体困惑,更掌握了科研写作的方法要领,为今后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研修活动让老师们在德育与教科研领域收获丰硕。教师们将把“有情”理念融入日常,把写作方法用于实践,持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学校将持续推进德育创新与教科研能力双提升,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