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科技碰撞,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近期,十二中初一、初二的学子们开启了 “科技赋能青春志,红色领航少年行” 行走苏州暑期研学实践活动。从千年学府的墨香,到革命岁月的峥嵘;从大学校园的创新之光,到科研院所的智慧浪潮,同学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与未来的碰撞,用脚步丈量苏州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本期我们走进苏州中学和苏州革命博物馆,千年文脉与烽火记忆交织,同学们触摸根脉,聆听回响。

红色思政之旅
1、苏州中学
谆谆教诲启心智 —— 伟长楼讲谈
江苏省苏州中学原副校长,现苏州中学校史研究室主任丁云衍老师对我校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校能坚守教育初心、履行义务教育责任、为学生成长筑基表示高度肯定。丁校长向同学们讲述了苏州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苏州中学的缘起可追溯至范仲淹时期,其前身苏州府学 “左庙右学” 的布局,鲜明体现了 “德育为先” 的办学理念;而校内的孔庙,更是时刻彰显着 “先忧后乐” 的精神传承。丁校长鼓励同学们要打破对苏州中学 “高不可攀” 的固有认知,既要敢于竞争,也要勇于展现自我;他还特别指出,同学们不应抱怨环境,而要以自觉自律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丁校长的这番讲话,如明灯般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听了丁校长的介绍,同学们对苏州中学有了更为深刻且立体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所承载着千年文脉、底蕴深厚的学府,更是一所坚守德育初心、传承崇高精神的育人殿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值得为之努力拼搏的理想园地。

学生认真聆听学习

悠悠文脉润心田 —— 校园游览
同学们漫步林荫道开启苏州中学探秘之旅,丁校长亲切细致地为大家介绍校园各处的历史。同学们途经古朴的红楼与 “智德之门”,登上承载文化底蕴的道山,道山亭旁的五代柏尤为瞩目,历经千年风霜,见证着苏中的文脉传承。随后抵达尊经阁,这座始建于北宋、几经更名的建筑,无声地诉说着岁月故事。走进校史馆,精巧的现代校园模型率先映入眼帘,古今交融,别具韵味。“镇馆三宝”—— 清乾隆《三元诗》御碑拓片、北宋府学碑刻、一楼侧墙石碑,尽显历史厚重感;泛黄的珍贵经书、紫阳书院 六 首御诗,更是风雅十足。校友的革命事迹与院士成就展区,展现着苏中人才辈出的辉煌。
同学们参观苏州中学










2、苏州革命博物馆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走进这座红色殿堂,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

第一展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雕塑、壁画与实物,展现苏州地区从建党到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展厅,呈现苏州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从工业崛起至民生进步,书写壮丽篇章。

改革开放展厅则彰显苏州的创新活力,乡镇企业崛起、外向型经济发展等“苏州奇迹”,见证城市腾飞。

 
鲜活的展品和讲解员生动的解说,带领同学们与革命先辈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这座红色殿堂不仅展现了苏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光辉历程,更传承着红色基因,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漫步苏州中学,书香浸润心田;名师点拨启智,同窗共勉向前。革命博物馆展物现忠魂,少年植强国信念。
当历史的回响尚未散尽,未来的邀约已悄然抵达,研学之路将继续延伸。下一期,十二中的少年们将转身奔赴创新的前沿 —— 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实验室。当青春的好奇遇上科技的未知,当少年的热忱碰撞科研的严谨,又会绽放怎样的思维火花?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的研学新篇。
图文|教务处
编辑|夏   琴
审核|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