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位置: 首页 > 德育频道 > 家长学校 > 正文

家访体会1

作者:   时间:2024-03-29   点击数:

家访,爱与感动同行

苏州市第十二中学 计雪

俗话说,“感情是教育的桥梁”,为了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最佳效果,在校内,我们要和学生培养感情;在校外,我们也应该和学生的家长培养感情。如今,我们已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彼此沟通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电话,手机,互联网等等,快速便捷。所以在接到这次家访任务之初,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我们走进学生家庭,和家长做面对面的交流,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直到在家访返程的路上我才明白,面对面的交流不只是实现了语言上的沟通,更达成了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而这样的收获是其他方式所较之不及的。

家访,我们带去了关爱……

2012年8月29日,我和其他两位老师结伴走入了几个初一新生的家庭。我们家访的一位小董同学,居住在城中村。那一带地形复杂,门牌号码混乱,因此,即使我们有具体地址,也很难找到他家。他的家长得知我们要去家访,怕我们找不到,就特地带着孩子骑着电瓶车为我们引路。路上碰到了熟人,他家长就介绍说,“这是孩子学校的老师,开学前来看孩子的”,言语和神情中透露着欣喜和些许自豪。

由于道路过于狭窄,我们的汽车只能停靠在外面。步行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虽说我在新闻里见过城中村,但真正走进这里,这还是第一次:这一带的房子都破旧不堪,密密麻麻的,每一间房子里都住着好几户人家。

小董同学的家就是这其中的一户:一个不大的单间里摆了两张床和一张桌子后,就只剩下一条用于通行的过道了。床上、桌上堆满了杂物。整个房间是阴暗的,潮湿的。进了家门之后,他的家长从床底下拿出了几张小板凳,招呼我们坐下。从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小董同学每天就是坐着这小板凳,趴在床上写作业的。为了省钱,家里甚至连一盏台灯都没有。小董同学的爸爸是做泥水匠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只是简单的询问情况,并不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小董同学的爸爸诉说着他们生活中的种种难处,谋生的诸多不易,当我们问及需要我们学校为他们做点什么时,他表示,我们的到来已让他们感觉到了倍受关爱的温暖:他们家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孩子的老师们在关怀着孩子,还关注着他们这一家子……

我们向小董同学一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大家都很是欣喜,小董同学还自信满满的跟我们保证,今后在学校里一定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在家里也一定听父母的话,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家访,我们带走了感动……

结束小董同学的家访起身离开之际,家长怕我们迷路,坚持要送我们出去。我们上了车,家长还非要看着我们车子开走后才离开。就在这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车子掉头的时候,一下子倒进了路边的田里,底盘搁在了石头上。我们三个人一下子傻眼了,站在一边束手无策。这时,小董同学的爸爸毫不犹豫的踏进田里,帮我们搬开石头,他还招呼了附近的居民一起帮忙:他们有的挖泥,有的帮着垫东西,还有的帮忙推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车子终于从田里爬出来了。我们还没来得及道谢,大伙儿就已经都散开了。这一刻,这些好心人着实让我们感动,我们感受到了家访的价值所在: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我们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那我们也一定能得到他们真心的回报!

家访,我们在路上!

家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也积攒着种种感动:我们迷路的时候,有好心的老阿姨和过路的司机为我们指路;我们家访时,孩子们都纷纷往我们手里塞苹果,棒冰……家访不是件轻松的差事,但确实收获很多: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家长对我们的热情和尊重,使我们体会到他们外来打工一族生活的艰辛;它让我们发现了一些潜藏的真相,便于我们找出学生种种行为的根源,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它让我们体会到这些外来的孩子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要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改变命运……

家访,我们一路上播撒关爱的种子,一路上共享感动的点滴。我们已经出发,将要继续前行!

上一条:家访体会2

下一条:家访故事5

 地址:苏州市西园路29号 邮编:215008 

苏州市第十二中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28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