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课外些,再课外些!
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课外阅读已经不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盲区,也不再是老师们语文教学所遗忘的角落。课外阅读已经和课内阅读一样,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但是,在这番如火如荼的课外阅读“热”中,却需要我们的“冷”思考,需要我们撩开课外阅读的面纱,还学生以最本真的课外阅读生活。
课外阅读:本应是学生思想与性灵的跑马场。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同理推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个体的阅读水平。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门单纯传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内涵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有人文情怀的陶冶和精神世界的奠基。
因此,作为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应该是学生思想与性灵的跑马场,是学生精神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食粮”。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应该只是学生语文知识的构建,更应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尤其是要激发孩子一生的精神向往。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不应只在课堂内、学校中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其丰富的阅读体验去获得,语文学习更是如此。所以,有人说课外阅读是在为孩子的人生着底色,是在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厚实的基础。
因此,作为学校,实施课外阅读的终极意义应该是通过引导,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其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直至让阅读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一切的课外阅读行为应该抛弃浮华与功利,没有过多的压力与约束;应该是发自学生心底的兴趣与期待,没有太多的烦躁和势利;这样的阅读应该多一丝恬淡与惬意,多一份豁达与悠然。
课外阅读:是谁动了学生这块学习的“奶酪”?
课外阅读本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块奶酪。但曾几何时,当语文学习只关注课堂40分钟,只追求试卷100分的短视价值时,课外阅读的确成为语文学习的“盲区”,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
拨开一切繁华,不难发现,课外阅读就像一艘偏离航向危险的航船,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深思的现象:课外阅读的展示越来越“精致”,精致得白璧无瑕,精致得成为了表演---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的呈现,而不是阅读过程中原本鲜活的生命的律动;课外阅读的推荐读物似乎已经成为了学生的第二本语文书,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课外阅读课从“广积粮”变成了“深挖洞”---我们看到的只是埋头做课外阅读题的学生,学生的脸上丝毫看不到课外阅读时的幸福与惬意;课外阅读的评价越来越追求“外显性”,学生的读书笔记要求越来越“刚性化”,读书笔记逐渐沦为学生习作的“低级仓储室”……如此种种现象,使我们愈加感觉到课外阅读已经沦为一种工具,沦为学校包装的工具,沦为学生应试的工具,沦为个人展示的工具。于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却在不断下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更在快速减少。
近年来,南京市教研室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大力实施“振兴阅读”的行动。此活动切中时弊地问诊当前的语文教学,给原本沉闷的40分钟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搅活了课改大潮中小学语文这一潭春水。
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不断推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目录---他们坚决不越“雷池”半步,因为他们深知,振兴阅读是“点灯”的事业,灯光下,需要学生自己去“踽踽前行”。但是,毋庸讳言,当“振兴阅读”这一活动继续向基层推进时,因为好大喜功,因为急功近利,个别学校的课外阅读已经开始在“雷池”中舞蹈,甚至逼着学生“戴着脚镣舞蹈”。
面对如此境地,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动了学生课外阅读这份奶酪?
课外阅读:书本是船,兴趣是帆。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动力。
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不同于学生40分钟的课内阅读,课内阅读因为有教师的监督,因为有时间的禁锢,因为有同学之间激发的竞争,因此,即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兴致不高,最后也会把一篇文章比较透彻地理解--
毕竟,学生是需要考试的。但是,课外阅读不同,它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时间的控制,更没有考试的制约,因此,很难想象如果学生对一本书籍没有兴趣,课外阅读的质量会如何?
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对于能不时体验到成功的事情,人们从事此事的内驱力会更强;对于陌生、新奇的事物,人们的好奇心、探究欲也会很强;让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交流,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就是心理学中关于成就感、探究欲与向师性的基本道理。我们不妨尝试着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努力培植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实施课外阅读,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要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即“书本是船,兴趣是帆”。当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浓郁的兴趣时,学生还需要“有书可读”。我们不妨用蜜蜂打个比方:把一群蜜蜂放养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再勤劳的蜜蜂也会因无花可采而碌碌无为。同样,把一群蜜蜂放在百花盛开的鲜花丛中,再懒惰的蜜蜂也能够习得采花的本领。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时时处于可阅读状态,随时可以接触到值得阅读的书籍。为此,许多老师在班级里设立了图书角,许多学校不断地加大图书馆的藏书量,不断地完善阅览室的阅读环境。甚至,很多学校将阅览室变为阅读超市,让学生的进出更加自由、便捷。
课外阅读:广泛地读,别为了收获。
同样是一则关于蜜蜂的启示。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蜜蜂之所以能酿造味道浓郁的甜蜜,是因为它的博采。读书更是如此,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我们不妨来看几组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但是,在2006年的“世界阅读日”上,媒体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再从《课标》规定来看: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按每本书10万字来计算,9年间就是40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如此的数据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实施课外阅读的关键不是想方设法地“规范”课外阅读过程,而是如何激其趣,让学生能主动地、更广泛地阅读。如果一味地“要求”,急迫地想收获、想“展示成果”,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有趣、广泛、适合是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基本标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趣的书他们会更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并能化为自觉自愿的阅读行动。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封信里,曾这样告诉青年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作为一名老师,要指导我们的学生博览群书,只有厚积,才能勃发。
课外阅读尤其应该少一些“功利性阅读”。“功利性阅读”追求立竿见影的阅读效果,常常希望昨天的阅读在今天就会取得成果,甚至常常用一份试卷来检测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效果。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是否应该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不要让学生刚刚萌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昙花一现地夭折在摇篮之中。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在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也不愿在课外阅读开始之际,因为“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等无形的重压,而让学生的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之中。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广泛地读”,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今天的阅读,明天无法收获,更不可能收获。“只问耕耘,不谈收获”应该是我们组织课外阅读过程中时时秉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课外阅读:少一些枷锁,多一些信马由缰。
理想的阅读境界应该是宽松的,没有太多的精神压力和负担。过去,我们总认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越严格越好,结合课外阅读,学生要作相应的摘抄,要及时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这是我们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行为。我们常常以为,如果提出的要求不够细致、不够严格,学生就不会认真地读书。但是事实却又让我们常常懊恼,课外阅读的过程愈加规范了,学生阅读的枷锁也就多了。于是,学生读书的热情减退了,课外阅读量减少了,课外阅读也就成为了一个挂在嘴上的时髦的“空镜子”。
课外阅读亟需少一些“制度性阅读”。许多事情的大规模推广,常常需要一系列制度的配套进行。课外阅读似乎也是如此。但是,当我们课外阅读的制度愈加周密之时,也常常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愈加低落之时。因此,课外阅读,我更愿意少一点制度的约束。
课外阅读还需少一些“集体性阅读”。今天,我们向学生推荐瑞典作家林格伦的作品《淘气包埃米尔》,但我们不能希望一个班级的孩子明天都读这本书。如果那样,可能就是一种功利性的,甚至是商业性的行为了。而这种行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对于埃米尔这个人物形象,肯定有人喜欢有人愁。因此,当我们整班地规定学生阅读某一本书的时候,在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的同时,可能又打消了另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然,“少一些枷锁”的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阅读,更不是“乱点鸳鸯谱式”的阅读。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把好的阅读材料推荐给了学生,还可以适当地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阅读,使学生真正做到能自主地阅读,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受熏陶,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结语:让课外阅读少一些功利性阅读,少一些制度性阅读,少一些集体性阅读;让课外阅读课外些,再课外些,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课外”阅读。阅读是船,兴趣是帆,老师,请不要把你的“叮咛”装满学生课外阅读的“舱”。